兽面纹提梁铜卣-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商代铜卣
- 更新日期:2025-04-20
- 查看次数:3
《兽面纹提梁铜卣》,此词条收录于04/20,仅供参考
兽面纹提梁铜卣是商代晚期青铜器,为盛酒器。1974年出土于广西武鸣县马头乡全苏免岭。1995年11月,被国家文物局确认为一级藏品。现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。
兽面纹提梁铜卣通高40厘米,口径17厘米×12.8厘米,底径19厘米×15.5厘米,重10公斤。有提梁,有盖,器呈椭圆形。卣身及盖有凸起扉棱,以云雷纹为底,饰有三重花纹。盖面及腹部有浮雕式兽面纹,眉眼均向外突出。盖上兽面向左右,腹部兽面向前后,上下错开。盖边、颈部、足部都饰有夔纹,夔身上又饰勾云纹。盖的左右棱脊伸出,脊的侧面呈圭形,有阴线蝉纹。提梁呈弓形,由两条背向的夔龙组成三角带,三角内也填饰蝉纹。提梁两端作牛头形。盖内有做器主人族徽的阴刻铭文。
兽面纹提梁铜卣有明显的中原特征,但是却在广西出土,通过观察铜卣的器形、纹饰、铭文,可以推测该器物是商代晚期青铜器,这一发现有助于揭示商代晚期的文化联系和交流,也为研究古代地理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,是中原地区和岭南地区交流的历史见证。